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爱输液”“被输液”在当下是一种普遍现象,据统计,我国高达70%的输液其实毫无必要,且静脉输液已成为最危险的用药方式。我国“吊瓶森林”问题日益严重
海南省人民医院屯昌分院为预防过度输液风险,于2023年11月27日起停止普通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急诊、儿科门诊除外)门诊需输液患者请到急诊科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那么,如何正确认识科学输液呢?今天——
一什么是静脉输液静脉输液:就是人们常说的“挂盐水”“打点滴”“打吊瓶”,是通过静脉给予液体或注射性药物,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目的的给药方式。
二过度静脉输液的危害过度输液危害如下图,大家可千万一定要重视!
三哪些情况需要静脉输液
消化功能差,无法口服时:如患某些胃肠道疾病需要禁食,消化功能受影响时,意识不清不能口服时
外用无效时:如皮肤类疾病首选外用药,但外用药不能达到相应效果时
严重急症:口服药不能缓解时急性疾病,如急性肺炎、休克等吃药效果不明显时
药物可能伤害组织:血管时某些治疗肿瘤的化疗药,若直接口服会伤害血管,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以下情况均无需静脉输液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小儿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且精神状态好的上呼吸道感染
无并发症的水痘腮腺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轻度软组织挫伤
慢性盆腔炎
阴道炎等对于疾病来说输液并不是必须!!!许多疾病是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常见的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并无特效药可以对抗,但其有自限性,可自愈。
倡导科学用药原则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不盲目、不跟风、不主动要求输液
输液有风险
输液时有不适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