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团队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引领下,成功实施了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为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微创途径,标志着医院在消化道微创诊疗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成功案例,见证医疗突破
一名47岁男性的患者,在行胃镜体检时发现胃窦黏膜下隆起,CT进一步检查后,考虑为良性肿瘤。面对这一病情,患者及家属希望能尽快手术。
内镜下影像
我院消化内镜团队在覃晓日主任的带领下,根据患者病情并充分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ESE手术,历经30分钟,成功将瘤体完整剥离,术中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窦脂肪瘤,患者对此手术效果非常满意,4天后康复出院。
手术取出的瘤体
什么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高难度、高风险的内镜四级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来源于消化道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的肿瘤。相较于传统的外科手术,ESE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势,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学科介绍医院消化内镜团队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与研究,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学科诊疗范围涵盖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开展的技术包括:(1)碳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C13);(2)普通胃肠镜及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3)内镜下食管、胃黏膜染色筛查早癌;(4)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5)内镜下止血术;(6)内镜下异物取出术;(7)内镜下食管胃、结肠息肉氩离子电凝术(APC)治疗;(8)内镜下胃、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术(EMR)治疗;(9)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10)内镜下内痔硬化、套扎治疗;(11)内镜下消化道早癌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2)内镜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SE)治疗等。
消化内科将继续秉承“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宗旨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提升消化道肿瘤的综合诊疗能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