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随着冬至的脚步越来越近
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也即将到来
人体开始进入阴气盛、阳气弱的状态
抵抗寒邪的能力下降
想要冬天不生病、少生病
除了注意保暖
是时候安排上“三九天灸”了
夏病冬防,冬病冬治
什么是三九天灸
三九灸是指在冬天“三九天”进行施灸疗法,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理疗作用,部分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
三九天灸适应症
三九灸有助于改善各类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畏寒、胃痛、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等。
3.妇科疾病:不孕症、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痛经、宫寒(小腹冰冷)以及各种由体虚、免疫力低下所引起的虚寒性妇科疾病。
4.虚寒性疾病:肾虚要通过、肩颈疼痛、腰膝疼痛、关节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各种虚寒性杂病:阳气不足、手足冰凉、畏寒怕冷等。
5.改善亚健康状态:通过三九灸能激发人体的正气,改善亚健康状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状态,若是不能没有及时调整,长年累月易导致疾病的形成。对于现代人常见的失眠、神经衰弱、焦虑、倦怠、胃口差、便秘、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亚健康问题,三九灸能够提高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生化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
6.加强和巩固三伏灸:进行三九灸,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对夏季已做过“三伏灸”的人群,有巩固和加强的作用。三伏灸和三九灸是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两者结合在养生保健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内病外治”的理论,在“三九”时段采用艾灸疗法,能疏散体内的风寒,温通经络、扶阳固脱、调和脏腑,使人体内阴阳平衡、提高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调理疾病、未病先防的目的。“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如果您错过了三伏灸,那您一定不要错过三九灸。
禁忌及慎用人群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皮肤易感者;皮肤过敏期间。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注意事项
图片
1、贴敷时固定好药物,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药物脱落。
3、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酒类等和肥甘滋腻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忌烟酒。
4、在取下贴敷剂后,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以免损伤皮肤而感染。
5、贴药当日可用温水淋浴,切忌用冷水(含游泳)。
6、贴敷疗效时间为1-2小时,小孩时间为30分钟-1小时。若有发泡现象,属正常反应,宜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一般对小的水泡,可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烫伤膏、红霉素软膏、百多邦等;若出现大的水泡,请到门诊做局部处理。
7、三九灸三年为一疗程(三伏灸+三九灸),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三九天灸”贴敷时间
引九:2023年12月13日—2023年12月21日
一九:2023年12月22日—2023年12月30日
二九:2023年12月31日—2024年01月08日
三九:2024年01月09日—2024年01月17日
加强:2024年01月18日—2024年01月26日
我科中医师根据体质辩证,选择个性化的中医适宜技术:三九贴、火龙罐综合灸、督脉灸、脐灸、任脉灸、能量灸、八髎灸等。
温馨提示
图片
1.海南省人民医院屯昌分院门诊三楼中医诊室(12号诊室)
林安副主任中医师电话:13519809032
郭海珠护士长电话:13976306581
2.海南省人民医院屯昌分院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康复中)0898:6781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