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寒至极处,也是阳气萌生,我们也将在不久后迎来万物复苏之象。
由于天气的寒冷,因此大寒也是人们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时节,那么大寒节气大家如何养生保健呢?今天来给大家谈谈在这个节气养生的相关事宜。
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达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饮食有节
大寒为阴邪最盛之时,天气干燥,饮食以温补滋阴为主要原则。宜食的谷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宜食的干果有栗子、大枣、核桃、黑芝麻等;宜食的水果有桂圆、荔枝、木瓜、石榴等;宜食的肉类有羊肉、牛肉等。另外,大寒与立春相交接,阳气开始萌生,因此在饮食上也应顺应季节的变化,进补量应适宜减少,同时添加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葱白等,但不可过食。
大寒最宜吃什么?
1.桂圆:暖心
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因此大寒期间应养阳,通过节气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建议经常在家炖些桂圆粥。
2.红枣:护肝
大寒与立春相承接,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所以,这个阶段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护肝的食物不少,但推荐红枣,红枣虽普通,但富含营养。
3.姜枣茶:暖身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
配方:红枣3粒、生姜2片和红糖15g。
4.八宝饭:补虚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情志顺畅
大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春节将近,此时年底工作量、人际交往应酬都会增加,情志容易起伏。故在此期间应注意精神内守,使心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不宜大喜大悲,大开大合。凡事不宜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尽量排除外界不良的干扰刺激。同时,也可以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例如练习书法,欣赏美妙舒缓的音乐、优雅的舞蹈,或捧读好书等,使情志恬淡舒畅愉悦。
穴位按摩
涌泉:防脚寒
是足少阴肾经穴位,是肾经经气的发源之处,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操作方法:用右手拇指指端揉按或掌根摩擦左侧涌泉穴,左手拇指指端揉按或掌根摩擦右侧涌泉穴,左右各3分钟,每日一次,晚上最佳。
太溪:补肾气
是足少阴肾经穴位,具有补肾调经、滋阴降火、安神开窍的作用,是临床上调补固护肾。气的关键穴位。它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太溪穴,以有酸、胀感为佳,右手拇指按揉左侧太溪穴,左手拇指按揉右侧太溪穴,左右各3分钟。
关元:强身健体
是任脉穴位,元气所聚所藏之处,具有培补元气,温肾壮阳,益气固脱之效。它位于肚脐下3寸。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搓热手掌,五指上翘,以手掌心在关元穴做环形摩动,力度轻柔,至有热感即可。
长强穴:防腰寒
双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搓至尾椎骨即长强穴,每天做50-100次,早晚各一次。